讲述外卖托管不以产品为中心的原因
外卖托管在讲这一点之前,有一个观点需要和大家达成一致,那就是:堂食和外卖是两回事。
“以产品为轴心” 是一种很典型的堂食思维,而这种思维放在外卖中却是不适用的。
原因还是堂食与外卖的获客场景完全不同,而外卖的获客场景比堂食要窄得多。
堂食店面对的是店门前经过的源源不断的人流,店面位置不同,人流结构也大有不同。
比如商业街的店面对着的大部分是休闲目的的客户以及过路游客,外卖托管告诉大家这些游客的共同特点是” 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此去经年,后会无期”。
即使有回头客也要等上十天半个月了,这时可以将这些客户看做是” 源源不断的一次性资源”。
此时的堂食获客方法便是”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依靠自身的产品特色以及营销手法去吸引路人进店消费。
火锅店、西餐厅、地方特色菜大抵如此。我们管这种以产品为轴心获客模式叫做” 狩猎模式”。
而身处居住区的堂食店就是另一种场景了,和商业街不一样,居住区的客户群体完全固定,这可不是萍水相逢了,而是很可能每天上下班都能路过你门口两回。
外卖托管面对这样的用户特性,如果还是主打特色产品,会陷入人均消费概率小和消费频次低的陷阱,极大损伤自己的收益。
所以居住区的堂食店需要放弃关于特色和个性的执念,安静地做一个家常菜馆,品类丰富,价格亲民。
满足了邻居们的日常需求才可以做到提升人均消费概率以及消费频次,从而获得能养得起店的收入。
这种以用户为轴心的获客模式叫做” 农耕模式”。总之,堂食店可以看人下菜碟,门口经过的是什么样的客户,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模式去经营,但外卖店就没有这种自由了。
外卖托管提醒大家只要做外卖,你的客户就是高度固定的,和社区属性更接近,因此外卖店更适合以”农耕模式” 经营。
关注“外卖玩家”公众号,获取全网最实在的外卖运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