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外卖最新趋势,做什么最容易赚钱?

现在的外卖市场不缺用户,更不缺商家。外卖平台搭建之初,市场空白点多、竞争少,有的商家稍微用心经营一点,“不小心”就成了区域内高销量店铺。如今这种情况很难发生了,因为基本只要你能一下想到品类,都已经有人占山为王了。

比如,你听说粥类单量高,可你有多厉害能有信心有能力做过“曼玲”“三米”呢?抄袭和复制人家已经成功的模式而超越原创的寥寥无几。为什么?人家已经占领了市场高地,产品设计、成本、人员储备、运营模式都已经过市场的考验,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只要采取防守稳稳的保住优势即可。而对于想在这块领域想分一杯羹的新商家,仅凭那一点创业热情和想当然的餐饮认识,想虎口拔牙?难!

所以,纵观这两年的外卖市场,已经形成稳定优势的品牌所在的品类,除非线下早就有足够的知名度,不然,很少有异军突围的。反而是一些细分品类,更容易另辟蹊径,单量高折扣少,闷声发大财。这也是我们公众号一直强调的:2019外卖的淘金价值洼地在于“差异化”,也就是品类细分。

小众品类的赚钱逻辑是什么?

请看这条公式:

即:每个品类的赚钱难易程度和目前的市场规模成正比,竞争对手数量成反比。

很多商家选择一些热卖的品类时,往往只考虑到了市场规模这一层,认为市场这么大,分给我小小一杯羹,就够养活了。殊不知,树大招风,大家都盯着这些热门的品类,都挤进这个有限的市场,最后往往是竞争惨烈,餐饮创业的韭菜死了一茬又一茬。

上图是我在美团外卖搜的“凉皮”和“烤冷面”搜索结果。凉皮商品共316条结果,烤冷面只有35条!!!相差9倍之多。其实这些地方小吃类的目标客户群都是高度重合的,如果凉皮有2万的目标客户,那能点烤冷面的潜在用户起码也有1万吧,外加上烤冷面也有自带的目标客户,最后算下来与凉皮的市场差距绝不在9倍之多。

经过平台统计,我附近只有4家烤冷面,月销量分别是:7274、5768、1132、847,月均3762单。且目前完全没有形成规模的品牌,对新进入的商家竞争环境非常友好。

反观“凉皮”市场,80%的份额已经被品牌商家瓜分。并且还有其他类型的商家来跨界抢单。这样的竞争充分的市场和上面的烤冷面相比,新手该选择哪个一目了然。

细分品类不仅竞争程度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毛利高。因为细分品类在用户心里没有一个既定的价格认知,所以在定价方面可以根据区域市场来考虑,定价的空间比较大。再加上有部分忠实用户,只要产品质量过关,曝光量、复购率不会低。

关注“外卖玩家”公众号,获取全网最实在的外卖运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