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回顾(二):你不知道的美团、饿了么双平台的排名变化!

 
对于平台的变化还有一点很多商家很关注:平台的排名权重有没有变化?
 
平台的排名权重的改变一般很难看的出来,但是我们做运营的会更敏感一些。
 
一般平台排名规则策略基本上都会在以下两者间调整/摇摆,即重转化(便宜)或重评价(品质)。
 
平台的排名权重意味着平台喜欢什么样的店,平台的排名权重不同会导致每个平台的生态也不一样,最终导致用户结构与订单结构的差异。
 
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如果平台策略是重转化(比如饿了么),那么高下单转化的店铺在单量上会更占优势。
 
那什么店转化率比较高呢?主要是活动价格因素,店铺活动大下单率就会高。但是一般活动大的店产品服务品质会差一些,低价店排名靠前-优质店单少--优质用户流失。这样的循环最终导致平台上留存的价格敏感型用户和低价店占比越来越高。低价单,低价用户的忠诚度较低,成为平台补贴战中间的“墙头草”。
 
2019——在焦虑、对抗中:6000亿外卖市场的成长
 
因为站在平台的角度去考虑,同样的流量进店的情况下,你的店能给平台带来更多的下单,“流量利用率比其他店更高”。平台就会通过排名提高,给你更多曝光。
 
如果平台重评价这个排名权重(美团更多)。那么评分高的店铺会更占优势
 
可能说在短期内评价高品质好的店铺下单转化不一定会很高,因为贵一些,但是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商家排名在前面,对于平台来说可以留住优质用户,这些用户忠诚度更高是平台的护城河。
 
一般同一店铺美团的评分要比饿了么低0.3-0.4分,比如美团4.3分的店饿了么一般是4.6-4.7,所体现在平台对于差评的容忍度上面,美团评分体系更加严格。评价对于店铺的影响更大一些。
 

2019——在焦虑、对抗中:6000亿外卖市场的成长

同一店铺一般美团会比饿了么低0.2-0.3
 
饿了么重转化多一些,美团重评价多一些。
 
所以哪怕同一个店,美团的客单价一般会略高于饿了么,这个是平台用户结构导致的。
 
在流量值钱的当下,显然重转化对于平台来说流量利用率更高,而重评价更多是长远运营的考虑,平台(饿了么美团)避免不了在当中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阶段来权衡转换。
 
所以今年明显的趋势看出来美团推“美团红包”等活动逐渐开始重视转化,而饿了么也开始重视评价指标。
 
还有一个重要变量就是随着用户交易频次增加,平台对于用户画像更加准确,千人千面会更大的主导流量分配。流量利用率也会越来越高,这个当然是技术和数据解决的事情了。
 
上述更多的平台之间的博弈,饿了么现在份额虽说劣势,但是作为重要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同城物流+高频交易的属性,是阿里生态里重要的板块,背靠强大的阿里,有流量和钱的加持,这场仗看起来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平台争霸的当中的一个重要战场就是抢独家。让你一生只跟一个平台过,有我没他-有他没我。
 
平台逼独家,让商户快乐二选一,还要商户交保证金。在用户流量枯竭的当下,更多的是零和游戏的玩法,两个平台都想增加供给端的独一性--从而逼迫用户转移平台,逼独家对于平台来说变成了更有性价比的做增量的手段。

关注“外卖玩家”公众号,获取全网最实在的外卖运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