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餐厅营业问题如何解决?

 

现在所有的餐饮老板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通过外卖来缓解现在餐厅停业、堂食惨淡的局面。作为外卖运营行业的专家,就不给各位灌毒鸡汤了,客观地说:

疫情之下,没有赢家。

但,外卖能让你活下来。

疫情浪潮褪去,剩下来的就是王者。

疫情摧毁堂食生意,不过餐饮的需求依然存在,目前只有外卖这种方式能填补这个缺口。

一方面,线下餐饮没生意可做。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传播速度很快,即使处在潜伏期没有明显病症的人,仍具有口沫、接触性传播的能力。而线下餐饮,来店进行吃饭的人们必须脱掉口罩就餐,如果不限制堂食的话,那么各类餐厅将成为病毒传播的重灾区,所以现阶段各部门对餐厅管制非常严格。就连肯德基、麦当劳这种标准化非常高的餐厅都部分地区禁止堂食了。

就目前疫情的控制情况来看,各专家都预测一个月内感染病例数量达到高峰,但这种对线下生意的影响却不是1个月能够消除的。餐饮老板们要做好3个月以上的调整期来应对。

现在餐饮业内最吃不消的就是那些非品牌连锁的中型餐厅老板。论损失,那些街边的饮食小店即使停业,也就亏个万把块钱,负债较少。而中型以上的餐厅单个店面亏损金额跟那些品牌不相上下,至少5~10万一个月的固定成本,惨的是背后并没有资金雄厚的集团撑腰,只能自己死扛。外加年前备的大量食材货物也是一大笔损失,两方面因素叠加,直接面临资金链断裂。

公司楼下的各种大食堂、餐厅全部被封

另一方面,居民及在外工作的上班族们的就餐需求依然存在,外卖需求持续增长。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二线城市的外食比例一直非常高,虽然现在响应国家号召,不论是居民还是回到工作的城市等待上岗的白领们出于安全考虑都尽量减少了外出,但自己做饭终究违背长期的用餐习惯。一周时间完全不吃外食是很困难的,14天不吃外食基本等于天方夜谭。这方面的餐饮需求很难因自我隔离而消除,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拉长,这种压抑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外卖成了解决外食的折衷选择。

现在众多商家还在观望是否要做外卖的顾虑不外乎有两点:

1、疫情期间餐厅做外卖是否符合法规?

从目前我们对全国各个客户的统计来看,除个别疫情严重地区会一刀切以外(例如温州、杭州部分地区),大部分政府部门对餐饮外卖是持中立、温和的态度。比如浙江省商务厅建议浙江省餐饮行业保留外卖通道;市场监督管理局希望暂停堂食门店,但规范保留外卖配送业务,这些都说明各地政府部门都能够非常客观、清醒的认知到外卖配送对民生的强有力的保障作用。这些管理政策都表明商家做外卖业务的合法合规。

2、开通外卖后的收益是否能覆盖掉复工运营的成本

从整体情况出发,我们为客户运营的近期数据统计,现在还营业的优质商家,单量和营业额均增长了50%~300%不等。

随着2月10号临近,大量公司复工在即,预计外卖行业会迎来报复性的增长。

商家在决定是否做外卖前,先可以测算一下复工成本:

1、房租:

现在铺天盖地的房租减免信息是否让各位老板心里蠢蠢欲动想跟房东谈谈?不要觉得你租用的是个个体房东,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实际上房东也是商人,商家不妨给房东算一笔账,如果不减免房租后果有:

  • 商家因为不可抗因素不能继续经营,导致破产,由此跟房东打官司。由于现在国家政策倾向于扶持中小商家,商家打官司有一定赢的概率。最后房东很可能拿不到房租,还要耽误出租3~4个月。
  • 即使两方现在解除租赁合同,但疫情期间餐饮业降到冰点,空置商铺增多,多少商家都在观望当中,房东想找一个新的租客并不容易。市场的商铺价格也许会有所下降,不如减免些房租给现在的商家。平稳度过疫情期,大家各自承担一些损失,反而是共赢的局面。

如果停租对他来讲预计亏损的金额远远大于免租的金额,大部分房东都会认同这种方案。

2、复工人员的成本:

对于中型餐饮来讲,平时做外卖,食材、人工都是堂食以外剩余的产能来做,不需要考虑额外成本。但疫情时期就不同了,需要对员工的人选和数量精打细算,挑一些全能型的员工来一人多岗。

后厨,不一定要水平最高的主厨上岗。炒菜水平一般但是切墩、打荷都熟练的普通厨师就可以。

大厅,还需要1~2个叫单兼打包的人员,这个员工既要熟悉后厨出餐流程又要会跟外卖骑手协调,熟悉外卖平台的操作规则,避免外卖平台上过多的超时单、配送异常单。

鉴于疫情期间,食品安全问题比较敏感,有条件的商家可以酌情在复工一位保洁人员,专门负责每天后厨的消毒和卫生情况。

商家通过这样简单的人工成本核算后,大概能预计出外卖盈利的最低营业额是多少。

那么商家们要如何把握这个外卖机会呢?

关注“外卖玩家”公众号,获取全网最实在的外卖运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