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起来没问题的外卖店铺却没有单?
最近一直在跟大家分享我们运营的一些成功外卖店铺案例,可能大家有点审美疲劳,今天分享一个运营了10天,数据不理想,目前还在调试中的“失败”案例。
很多我们的粉丝、还有一些专业的外卖运营师都会陷入一种困境后束手无策,感觉该做的都做了,但是店铺收入还是很低,然后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这种困境就是把外卖运营想成了一种流水线、浮于表面的作业。
比如我们近期接手的一家南京淮扬菜饭店,我们的运营师按照正常的流程把整个外卖店,从LOGO设计、菜品图片、菜品定价、各种平台活动,店铺海报等等都按照以往相似的店铺成功的模型去靠了。
结果呢?店铺从客户端来看,是毫无问题的。(店铺截图在下方)
1、店铺特色明确(淮扬菜)
2、装修调性和谐(装修风格干净、有格调)
3、定价及活动性价比高(用户下单到手价格低于同行)
4、新店能参加的活动都参加了(会员红包、神券、收藏红包、下单返券等)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的店,在我们运营的前十天里:
进店率8%~10%属于优秀,下单率就只有12%,最低能到9%。
我们的运营师自己反复思考和检查了几遍,从进店率上来看,可以肯定的是店铺的名称、logo等商家列表前端的信息是没问题的。
出了问题的是进店后的环节有缺失,也就是最关键的下单!
我们运营团队就这个门店进行了小组讨论分析,顺序推演了用户下单的思路,环节如下:
1、从夜***淮扬菜点名进来,进店后第一页的菜品是否兼具畅销菜和特色菜?
思考:因为太在意单量、下单转化,置顶菜品都是一些便宜的大众家常菜:小炒肉、酸汤肥牛、手撕包菜等,没有特色菜的穿插。这样顾客很容易用纯外卖的料包价格去比较大饭店的价格,没有价值感。拿大酒店自己的短处去打纯外卖的长处。
改进:增强淮扬菜的价值感,提高第一页特色菜比例。
2、菜品定价是否合理?
基本合理,暂时无改进需求。
3、菜品图片是否能促进下单?
思考:图片基本符合干净、清楚、色泽鲜亮,缺点是大饭店的摆盘太过精致,显得色彩过于淡雅,放在用户端去看,会觉得普遍比较寡淡,同时盘大菜少,感觉非常不实惠。
改进:菜单前列的菜品口味和色泽要有穿插,并且放大菜品的图片占比,更近距离的感受菜品品质。
4、菜品名称是否有引导词,整个菜单有轻重节奏?
思考:菜品名称较为大众化,还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5、菜单分类顺序是否符合用户点菜习惯?
基本合理,暂时无改进需求。
6、平台活动是否合理?
基本合理,暂时无改进需求。
在自查完以上几个关键环节后,运营师又重新优化了菜单,


很多老板肯定会觉得这些只是一些不起眼的次要因素,对下单起不了大作用。
“细节决定成败。”
仅一日的营业数据跑下来,就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

可以重点看一下下单转化率,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提高了7%。就是这么神奇。
我们再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看起来没有问题的外卖店却没有单?那一定是你的店铺某个环节出现了缺陷,很多环节不是仅仅你参与了,做了就是完成了。
如果你的店铺设计没有目的性,用户进店浏览后没有留下重点印象,看了等于没看,这就属于无效工作。
如果市场不认可,那肯定就还有改进的空间,多做有效改变,不要无效参与。
关注“外卖玩家”公众号,获取全网最实在的外卖运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