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没单非常正常。
因为你还没有评分并且前端显示0单,用户自然不会点进来下单。
但是新店如果你不能及时调整店铺的状态,单量快速提升,那后面你这个外卖店基本就死了。
为什么?
因为不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对于新店是有新店扶持的。给新店加权重,流量倾斜,就等于免费给你的店做了广告,然后你还没单子。那等到“新店期”一过,什么优待都没有了,你和其它热门同行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你的店是不是死得更快了。
那如果你的新店没单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外卖平台上这些订单是从哪里来的。
这里有三个非常关键的数据可以参考:
关注“外卖玩家”公众号,获取全网最实在的外卖运营干货

店铺没订单,最先检查的应该是曝光量,这个曝光量我们可以理解为线下的人流量。
曝光量是决定订单的基础,如果你的店铺因为新店加权已经有很大的曝光量了,依然没有订单,这时候你要操心的是另外两件事:
1、进店转化率太低,正常的进店率在7%左右,就是说100个顾客在商家列表看到你的店,会有7个人进店。如果低于5%,说明你的店铺“门面”有点问题。
2、下单转化率太低,全新店的下单转化比较低,但也不应该低于15%。如果下单转化率过低,你的店铺装修、菜单结构、活动设置出了问题。顾客进了店,浏览一下你的商品后,没有下单的吸引力,就离开了。
基于以上思路,如果你的外卖新店第一天还没订单,首先要检查的是你的曝光量够不够。
作为新店,如果你的曝光量不足1000,不可能有好的订单量。
刚刚我们说了,所有新店都有“新店加权流量卡”这个卡一开会发现流量暴增,正常情况应该是在5000左右,如果这种曝光量下,店铺还是没有订单,那么平台会判定这个新店的质量很差,在未来的6天中会逐步降低这个新店的曝光量。
所以,如果开了“新店流量卡”还没订单,商家一定要及时找到自己店铺的问题所在。
一、进店转化率低于5%
进店转化率低不一定是店铺本身的问题,商家切忌钻LOGO和店名的牛角尖。店铺LOGO 简洁大方、店名能够体现门店的品类或者主打菜就可以了。

除了店名和LOGO,进店转化率低有可能是门店所在地区本身竞争非常激烈,在所有的一线城市,外卖扎堆的热门商圈,这些地方商家数量和更新速度都非常快,导致整体店铺的转化率都较低,属于正常现象。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商家错误把门店分类。有些品类的进店率本身就偏低,比如快餐的进店转化率一定比日料高。这和品类本身的受众人数和消费品类有关。如果商家把自己门店的分类搞错,横向的行业比较数据也就会错误,造成进店转化率低的假象。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订单量,可以关注公众号:外卖玩家,获得外卖新店全流程工具包。
二、下单转化率低于12%,没有下单,前面一切准备都是扯蛋
下单转化率太低主要和三个主要因素有关:
1、满减活动、折扣商品、配送费等:
说白了,不管商户的活动设计多么花哨。用户最在乎还是到手价是多少。如果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点了菜品,在最后付款的时候金额大大高于他的预算,怎么凑单都不划算,很多人就会直接放弃购买了。
所以,平衡好商品定价和活动满减的关系,控制用户点单后的实付金额在合理范围内,是很重要的。
店内装修最重要就是图片部分,按重要程度排序的话应该是:菜品图片>海报>店招

菜品图片清晰、接近实物(不要图片配料和实际不符)、有食欲为原则。
海报占据店铺的中间醒目位置,以宣传主打菜、推广近期的店内活动、塑造店铺形象为主。
店招位置相对没那么醒目,且有部分内容会被遮挡,上传后应该从客户端看一下效果,及时调整。
尽量丰富菜品。一个外卖店的菜品数至少应在40~50个菜品之间。部分商家为了避免菜品浪费菜品种类很少,有的只有20多个,这样菜品选择范围太少,很容易造成下单转化率偏低,而且也不利于复购率。想点的菜很多,不能一次点完,留点念想,容易再次光临。
同行业的热门菜一定要有,一定要放在菜单前列。比如做炒菜的不能没有小炒肉、酸辣土豆丝、番茄炒蛋,这些点单率很高的菜品可以参考同类外卖店的热卖商品。
关注“外卖玩家”公众号,获取全网最实在的外卖运营干货